云亭资讯|《法律与生活》杂志专访《唐青林:从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到商业秘密领域专家型律师》

来源:时间:2023-10-11 17:49热度:0

近日,司法部主管的中央级法制新闻刊物《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专访了北京云亭律所合伙人唐青林律师,2023年10月,该杂志“人物·律界”专栏刊登了唐青林律师访谈文章《从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到商业秘密领域专家型律师》。以下为文章全文:

唐青林:从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到商业秘密领域专家型律师

编者按:商业具有自身的发展逻辑。企业家在打造高科技企业、修筑企业“护城河”时,需要关注一个重要的变量——商业秘密。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唐青林律师,在商业秘密领域深耕 20 年,不仅见证了我国商业秘密领域的发展历程,而且作为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领域的法律专家,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先后出版了包括《商业秘密案件裁判规则:全面梳理中国商业秘密案件司法裁判规则》在内的三部商业秘密法律实务著作。他坦言:“不少科技型企业并未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他们是怀揣商业秘密在激烈的市场上‘裸奔’。”在他看来,企业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才能保证长期的竞争优势。商业秘密领域的专业律师在为企业构建固若金汤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的过程中,将大有可为。

2023 年 7 月 25 日下午,2023 年中国 50位 50 岁以下知识产权精英律师榜单正式出炉。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云亭律所)创始合伙人、联席主席唐青林律师的名字出现在了榜单中。对此,他的反应是“有些意外,但却很高兴”。

熟悉唐青林律师的人都知道, 他曾经是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并在金融机构有稳定工作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完成了从一名软件工程师到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领域的专家型律师的转型?2023 年 8月 22 日下午,唐青林律师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回顾了自己的律师执业之路。

一次偶然回眸,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赛道

1976 年 3 月,唐青林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市。在那个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的地方,锻造出唐青林的性格特质:勤奋、质朴、坚韧与执着。唐青林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像现在有丰富的资讯和发达的获取信息渠道。当年,他凭借朴素的理解, 认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未来会大有可为。于是,他选择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并达成所愿。

大学毕业后,唐青林凭借在校期间的优异成绩及专业素质进入一家金融机构工作,成为一名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在外人眼中,这份工作不仅稳定,而且收入有保证。唐青林也以为自己会安稳地在这里过一辈子,但在一个偶然机缘下,他的一次尝试,改写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赛道。

1999 年春季的一天,唐青林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在熟悉的街头,他看到高高悬挂的一个崭新横幅。横幅中的四个字——“依法治国”,让唐青林陷入了沉思。于是,在驻足思忖良久后,他意识到“法律人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就在这一年,唐青林作出了一个抉择:以破釜沉舟的勇气辞去了金融机构的工作,全力以赴准备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经过半年多的准备,1999 年 10 月,他以超出分数线40 多分的成绩,成功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证,正式进入法律圈,从事法律工作。

当时的唐青林,面对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顶住了压力。尽管他也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法律从业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会布满荆棘,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出发了。因为他相信,敢于追求梦想,才能创造奇迹。

困惑与迷茫时,用继续深造磨砺自己

2000 年,辞别家人的唐青林,独自背上行囊,前往广东从事律师工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是那段时间唐青林的最大感触。

那时,他有困惑,有迷茫,也有挣扎和努力。那时,他意识到律师的专业度很重要,他也坚持“用专业赢得社会认同” 的理念。于是,非法律科班出身的他选择了继续深造——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研究生。

也正是在就读研究生期间, 唐青林阅读了大量的经典法律著作,他的法律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在导师的帮助和督促下,他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与磨砺。他在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出现在了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的必读清单中,他的硕士论文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的《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一书中全文刊出。这不仅让唐青林增添了自信心,也在潜移默化的写作中训练了他的法律思维精准度。

2004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后的唐青林来到原农业部任职了一段时间。但出于对律师职业的热爱,唐青林又一次作出选择——去律师事务所做律师。

从 2005 年 8 月开始,唐青林先后在北京的多家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从实习律师到律师助理,从律师助理到资深律师……他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行。无论唐青林在哪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不变的一点是他始终坚持立足专业,潜心研究,努力“用所代理的案件说话”。

唐青林不喜好应酬和喝酒,也不爱凑热闹。一有时间,他就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法院公开的各类案件的判决书。他坚信“1 万小时定律”,即天才之所以表现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他看来,1 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走向专业的必要条件。

坚持去做“1 米宽 10 米深”的专业事情

唐青林之所以能跨入商业秘密这一民商法的细分赛道,并深耕十多年,与他错失的一起律师费为 50 万元的商业秘密案件的经历相关。

2009 年,天津某工程公司聘请唐青林代理该企业的一起商业秘密案件。双方签署了法律服务合同,约定律师费为 50 万元,当天支付律师费 2 万元,余款在一周后支付。几天后,该公司负责人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案件情况进行专业分析与论证。“那时,因为我对商业秘密领域缺乏深入研究,在会上无法切中这类案件的要害,只是泛泛而谈,” 唐青林回忆称,“当事人能够明显感受到我在商业秘密领域的不专业。”于是,这位企业负责人明确地表示:“这个案子对我们太重要了,而你在商业秘密领域不够专业,我们只能另选更专业的律师了。”这让唐青林真切而深刻地理解了“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的道理。

然而,唐青林作为湖南人的那股倔强性格被激发出来,他决心“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从那时开始,他一有时间就检索与商业秘密相关的文章和案件,深入学习了与商业秘密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研究了 300 多份关于商业秘密案件的判决书。他决心要专注地做“1 米宽 10 米深”的专业事情。

也正是在这些“下笨功夫”的过程中,唐青林精通了我国商业秘密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案件特点,也渐渐地找准了自己的细分专业赛道。

跳槽员工带走商业秘密、骨干人员另立门户、内部职员泄露商业秘密、竞争对手不择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等案件的不断涌现,让他意识到,“一些科技型公司拥有大量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却并未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

助力企业构建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2014 年 4 月,唐青林曾表示,知识产权在企业取得经营成果的贡献率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 21 世纪的中国企业犯得最多的错误就是“泄密”。

细数唐青林代理的商业秘密领域的诸多案件,可谓是“商战大片”频出。

甲企业的总工程师张某,更名后前往竞争对手所在的乙公司应聘职位。原本该职位的工资为每月 8000 元,而他却只要每月 6000元。工作半年后,由于张某的工作能力突出,他被乙公司提拔为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结果,在一个晚上,张某跟乙公司不辞而别了,同时,他带走的还有乙公司的生产技术核心内容,并造成乙公司高达 300 多万元的损失。在这起案件中,张某作为侵权人具有恶意。同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被侵权人可以主张1~5 倍的赔偿。最终,张某因侵犯商业秘密罪,在被法院判刑的同时,还被判处 3 倍赔偿,合计 1000 多万元。

山东某高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为了筹集结婚的费用,不惜铤而走险,用高清相机偷拍技术图纸给竞争对手,以此获取高薪职位。最终,这名工程师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4 年 6 个月。在这起案件中,山东某高科技公司没有建设商业秘密的保密体系,最终,因商业秘密泄露而造成了自身的损失。

唐青林坦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秘密领域立法和司法解释不断完善,但仍有很多企业存在保护商业秘密的意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案发后追悔莫及。

唐青林在办理了大量类似上述案件后开始思考:如何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实现预防商业秘密泄露,保障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为此,唐青林设计出“六步骤”, 为企业个性化定制商业秘密保密体系的工作方法。同时,他还将自己和团队多年总结的经验结集成书。笔耕不辍的唐青林出版了《商业秘密保护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企业保密体系建设指南》《商业秘密案件裁判规则:全面梳理中国商业秘密案件司法裁判规则》三部著作,从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成长为精通商业秘密法律的专家型律师。

完成了从执业律师到律所管理者的身份跃迁

2018 年 12 月 21 日,云亭律所正式成立。唐青林正是这家律所的创始合伙人之一。他完成了从执业律师到律所管理者的身份转变。

唐青林表示,云亭律所在创立之初,就打算将自身打造成为一家专注于高端商业领域法律服务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我们坚持专业的执业信条,以真正解决法律问题为导向。”唐青林说。

作为管理者,唐青林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引导律师团队潜心研究某个领域、成为该细分领域的行家里手。为此,他鼓励律师提高写作水平,参与律师事务所的出书计划。

5 年来,云亭律所从成立时不到 10 名律师,发展成为如今拥有 100 多名律师,成为专业律师事务所中的一股清流,并在策划出版了“云亭法律实务书系”等大量图书的同时,筑牢了专业品牌律师事务所的根基。

面对未来,唐青林表示,他和云亭律所的另一位创始合伙人李舒律师一起计划,在保证律师专业水准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用5 年时间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的专业化律师事务所。

同时,作为见证了商业秘密领域的发展全过程且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律师,他希望科技企业的管理者能逐渐地认识到商业秘密的重要性,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配备一套“刹车系统”,即构筑商业秘密体系,有如此,企业能发得更快、更稳、更安全且基业长青。(本刊记者 / 李云虹)


1697017942843236.jpg

1697017987309033.png

律师简介


唐青林  律师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手机:18601900636

座机:010-59449968

邮箱:tangqinglin@yuntinglaw.com


唐青林律师,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民商法学硕士学位,从事法律相关工作20年。唐青林律师担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朝阳区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唐青林律师是学者型律师,曾经在《法学研究》和《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发表论文;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出版了十余本法律实务著作。唐青林律师长期以来深耕商业秘密法律领域,成功办理了大量商业秘密民事案件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案件,成功在最高法院办理多起商业秘密案件。唐青林律师为我国新材料领域上市公司、半导体芯片公司、计算机软件公司、化工公司等各个行业的众多大中型企业设计商业秘密保密体系,为所服务的企业构建固若金汤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在办案之余,唐青林律师在中国法制出版社主编出版了《商业秘密保护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2011年出版)和《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企业保密体系建设指南》(2014年出版) 》《商业秘密案件裁判规则:全面梳理中国商业秘密案件司法裁判规则》(2022年出版)等三本著作。唐青林律师是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项目访问专家(知识产权方向)。唐青林律师作为商业秘密领域法律专家,受美国国务院邀请,参加了美国国务院于2019年主办的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International Visitors Leadership Program,简称IVLP)(知识产权方向)。在访问期间通过专业交流会议的方式,访问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联邦调查局(FBI)、美国司法部、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美国专利商标局、美国版权局、美国国务院经济和商业事务局知识产权执法办公室(IPE)、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美国纽约南部地区法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商标协会、美国作曲家作家和出版商协会、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许可办公室(MIT)等40多个专业机构,与美国知识产权专家和政府官员在知识产权领域众多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的对话。

唐青林律师作为法律专家嘉宾受邀参加CCTV法制专题节目“大家看法”节目,对相关法律事务进行点评。关于法律业务的观点被《人民网》、《知识产权报》、《科技日报》、《企业观察报》、《中国贸易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被新华网以《唐青林律师:构建固若金汤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为题做了专访(2022年1月11日)、被《 民主与法制时报 》以《唐青林:商业秘密的守护者》为题做了专访。